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研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接收外校推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招生报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生初试
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
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博
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博士学
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博士学
首都师范大学2006招收攻读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首都师范大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北京高校 >> 北京师范大学 >> 文章正文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张科利老师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张科利老师简介
北京师范…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7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主要情况



学习工作经历及出国进修情况

主 讲 课 程

参 与 科 研 项 目

发 表 学 术 论 文





张科利 博 士





职务: 教授

二级学科: 自然地理学

学历: 博士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E-mail: kunqing@bnu.edu.cn
办公电话: 010-58807454-1339



学习工作经历及出国进修情况:







· 张科利,男。日本农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的专业领域为土壤地理与环境、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土壤侵蚀机理及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

1981年~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

1985年~1988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硕士

1988年~1992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993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研究生

1993年~1996年,日本鹿儿岛大学大学院,博士

1996年3月~1996年8月,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特别研究员

1996年9月~1998年6月,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后

1998年至2004,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

2004年晋升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

Top



主讲课程:







土壤地理学(本科生)

水土保持原理(研究生)

Top



参与科研项目:







自“七五”以来,参与和正在进行岛科研项目有: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一般参加,1985~1988

中国科学院基金课题: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主要参加,1985~1988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课题: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主要参加, 1988~1991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参加,1990~1994

博士后基金课题:坡面侵蚀过程的水动力模型研究,主持,1996~1998

国家教委留学回归基金:坡面侵蚀冲刷过程的水动力模型研究,主持,1996~1998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土壤水蚀预报模型研究,技术负责,1998~2000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坡面侵蚀过程的水动力学原理及产沙预报,主持,1998~2000









项目名称
来源
经费
年限
本人作用

中国北方侵蚀严重区土壤可蚀性研究
面上基金
25万
2003~2005
主持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土地退化预警
重点基金
140万
2003~2005
参加

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可再生的影响
973 专题
48万
2000~2004
主持

多年冻土区公路沿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交通部
20万
2002~2004
主持

弃耕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国家实验室基金
4万
2003~2004
主持

西部公路建设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交通部
6.3万
2003~2004
主持




Top



发表学术论文:







从1988 年以来,用中、日、英文在《科学通报》、《Soils & Tillage Research》,《水土保持学报》、《泥沙研究》、《土壤学报》、《地理学报》、《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水土保持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以及日本《农业土木工程学会论文集》、《土壤の物理性》等十余种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K. Zhang, S. Li, W. Peng and B.Yu: Erodibi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Soils & Tillage Research, Vol.(58), 2004 (SCI)

Zhang Keli, Luo Lifang and Li Shuangcai: Effect of Shock Waves on the Formation of R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Vol.19(1), 2004 (EI)

Zhang Keli and Zhang Zhumei: Erosion and Sediment Delivery in Rills for Steep Loess Slop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ol.10(10):794~797, 2000 (SCI)

Zhang Keli, Li Shuangcai, Peng Wenying. Erodibi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Procee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Vol.II,Process of soil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 Effect.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2. (EI)

Zhang, G.H., B.Y.Liu, M.A.Nearing, C.H.Huang, K.L.Zhang. Soil Detachment by Shallow Flow.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2002, 45(2): 351-357. (SCI)

Tang Keli, Zhang Keli and Lei Aling: Critical slope gradient for compulsory abandonment of farmland on the hilly Loess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43 No.5 1998,409~412 (SCI)

孔亚萍,张科利:黄土坡面侵蚀产沙沿程变化的模拟实验研究。泥沙研究, No.1,2003

蔡永明、张科利,李双才:不同粒径制间土壤质地资料的转换问题研究。土壤学报,40(2):9- 14,2003

彭文英,张科利,李双才: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论证。自然资源报. 2002,Vol.17(4):438~443

彭文英,张科利,江忠善: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草的水沙变化特征。地理科学,2002, Vol.22(4):397~402

卫海燕,张科利,王敬义:分布式侵蚀预报模型中网格面积的确定。地理研究,2002, Vol.21(5):578~584

罗利芳,张科利,符素华. 径流曲线数法在黄土高原应用的初步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Vol.22(3):58~61

张科利,蔡永明等. 土壤可蚀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2001, Vol. 56(6):

张科利、刘宝元、蔡永明:黄土可蚀性及其应用研究。生态学报,2001, 29(10):1687~1695

彭文英,张科利. 不同土地利用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的关系.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 25-29

孔亚平,张科利,唐克丽. 坡长对侵蚀产沙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1,15 (2):17~20

彭文英,张科利,刘莉,卫海燕. 黄土高原土地坡度构成及垦殖率地域分异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4):

张科利,唐克丽:坡面细沟侵蚀预报模型细沟侵蚀能力的研究,土壤学报,37(1):9-14,2000

张科利:坡面侵蚀过程中细沟水流动理学参数估算探讨。地理科学,Vol. 20(8),2000

张科利: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及其产沙特征的试验研究。自然科学进展,Vol. 10(12),2000

张科利、蔡永明、刘宝元: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标准小区问题论证。地理研究,Vol.19(3), 2000

张科利:黄土坡面径流侵蚀及产沙特征的实验研究。第四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四川成都,2000

张科利:黄土坡面细沟的水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泥沙研究, No.1,1999

史培军、刘宝元、张科利等:土壤侵蚀过程与模型研究。资源科学,21(5),1999

刘宝元、张科利、焦菊英:土壤可蚀性及其在侵蚀预报中的应用。自然资源学报,14(4), 1999

唐克丽,张科利,雷阿林:黄土丘陵区退耕上限坡度的研究论证,科学通报, Vol. 40 No. 2 1998:200~203

张科利,秋吉康宏: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4(1), 1998

张科利,张兴奇,秋吉康宏:坡面径流冲刷及泥沙输移特征的试验研究,地理研究,Vol.17(2) 1998

张科利:黄土坡面细沟中水流阻力规律研究,人民黄河,20(8):13~15,1998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坡面溅蚀发生过程及其与坡度关系的模拟研究,地理科学,18(6): 561~566,1998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坡面细沟网发育的分形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4(5):1~6, 1998

张科利,钟德钰:黄土坡面沟蚀发生机理的水动力学试验研究,泥沙研究, No.3:,1998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人工防蚀生草膜保持及改良土壤作用的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3(4), 1997

Zheng Fenli, Tang Keli and Zhang Keli: Relationship of Eco-Environmental Change with Natural Erosion and Artificially Accelerated Erosion. The Journal of china Geography, Vol. 7(2), 1997

K.L. Zhang and K. Z. Hosoyamada: Influence of Gradient on Interrill Erodibility of Volcanic Ash Soil, Soil Phys. Cond. Plant Growth Japan, 1996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野外试验によるシラス土のリルの发生、发展に关する研究,农业土木学会论文集,No.182:39~48,1996

细山田健三,张科利:シラス土の中の轻石が土壤の受蚀性に及ぼす影响に 关する研究,宫崎大学农学部研究报告,42(1):83~89,1996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秋吉康宏:日本宫崎县おける侵蚀性降雨の特征,宫崎大学农学部研究报告,43(1):75~81, 1996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等:神经网络理论在土壤侵蚀预报方面应用的探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1),1995

郑芬莉、唐克丽、张科利: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生态学报,15(3), 1995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浅いガリの形成过程,分布および形态特征について,农业土木学会论文集, No.173:93~99,1994

张科利,细山田健三:中国の黄土高原における土壤侵蚀の背景と特征,宫崎大学农学部研究报告,41(1):31~38,1994

张科利,唐克丽: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演变特征,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论文集,第三集,地质出版社 1993

唐克丽,张科利等:子午领林区自然侵蚀与人为加速侵蚀剖析,水土保持研究,No.17, 1993,17~28

郑芬莉,张科利: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坡面浅沟侵蚀影响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No.17,1993 54~59

唐克丽,郑芬莉,张科利:子午岭林区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水土保持研究,No.17,1993 3~10

白红英、唐克丽、张科利等:草地开垦人为加速侵蚀的人工降雨试验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Vol. 17, 1993

张科利,唐克丽:浅沟发育与陡坡开垦历史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6(2) :59~62,1992

唐克丽,张科利等:黄土高原人为加速侵蚀与全球变化,水土保持学报 6(2):88~96,1992

王斌科,张科利,唐克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系列制图方法的探讨,水土保持学报,6(2): 91~96,1992

查轩、唐克丽、张科利:植被对土壤特性及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6(2),1992

张科利:黄土高原坡面侵蚀产沙分配及其与降雨特征关系的研究,泥沙研究No.4:39~46 1991

张科利,唐克丽,王斌科:黄土高原坡面浅沟侵蚀特征值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5(2):8~13 1991

张科利:浅沟发育对坡面侵蚀的影响作用,中国水土保持,11,1991

张科利,唐克丽:人类耕垦对现代侵蚀加速作用的评价,水土保持通报,10(5):1~4,1990

Top

文章录入:jijie0717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