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机械工程系,成立于 1932年,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本着严谨求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师生同心不仅为国家的科技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在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50年代末期,在用高效电渣焊解决轧钢机架大型结构的制造及电渣焊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在全国居主导地位,同时,在对球墨铸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大型水压机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60年代,参加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核反应堆池壳的焊接制造任务,并与企业合作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
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程系又承担了“大型铸锻件成形过程模拟技术和质量控制”的研究任务;新型 MIG焊接电弧控制法于 1984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研究开发的大型钢丝缠绕预应力压机、奥贝体球墨铸铁磨球、逆变弧焊电源等科研项目,均取得重大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昔日的辉煌并未使奋进者停步,今日的机械工程系正在以时代的眼光审视自身,瞄准世界前沿,同时注重科研和生产相结合,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目前,机械 CAD/CAPP/CAM、加工成形过程模拟仿真。表面技术等与工业生产结合的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成果,其中多项成果己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迄今为止,机械工程系共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奖 1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88项,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主持召开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关系。
科研方向
机械工程系在七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虽几经变迁,但始终保持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和科研队伍。目前这支队伍由以中科院院士潘际銮教授和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一批知名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其中教授、研究员27名,副教授31名,高级工程师(实验师)8人,讲师及工程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0余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的有5人,在国内学术组织中任职的有25人,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任编委的有15人。
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机械工程系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注重学科交叉,研究方向涉及材料加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和先进的材料加工与成形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等领域。现己拥有了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摩擦磨损与表面工程分室、部级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仿真、激光加工、快速成形、无损检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制造系统及仿真、工程材料等一批设备与技术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九五”期间,国家“ 2ll工程”重点支持了机械工程系“计算机集成热加工研究平台”和“现代制造系统及仿真”项目,从而使机械工程系的科研环境再上一个台阶。
目前,机械工程系的主要科研方向有:
材料加工成形理论及模拟仿真
材料加工过程控制及自动化
快速成形与激光加工
新材料制备与精确成形技术
材料加工质量检测及信息管理
教学培养
机械工程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授工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学科包括材料加工工程(授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和检测计量技术及仪器(授工学硕士学位),其中,材料加工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械工程系实行学分制和“本科一硕士统筹培养”方案,四年基本完成本科培养,六年基本完成硕士培养。
根据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材料与机械工程等学科交叉渗透相互结合的趋势,近十年来,机械工程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除数、理、化、力学基础和要求良好的外语、计算机能力外,还在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加工工程、工业工程、信息管理。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加大教学力度,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则更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论文选题面向学科发展的前沿或解决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程课题,注重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
机械工程系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健康成长。自50年代以来,机械系共培养出本科生约6千名,并培养出约400名硕士、110名博士。
新世纪正向我们走来,机械工程系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中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锐意进取,争取更大的成绩。
党政领导
主任 曾 攀 书记 王昆林 副主任 吴爱萍 副书记 荆 涛 单际国 崔旭龙 吕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