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的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中学、中师语文教师。
2、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法则、技能技巧和管理知识并正确应用于实践。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3、借助字典能较顺利地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与年限:
在职攻读学习年限为三年半,总时间不得超过四年。主要利用7个寒暑假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前2年(4个假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5个假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第三学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在校不少于三个月)。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年上期五月份进行,六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第5、6个假期再适当安排选修课。每个假期集中面授时间不少于5到6周(25~30天)。
三、课程设置(参见教学计划表)
课程分公共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1、公共学位课(21学分)是学校为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共同开设的课程,以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必修课(12学分)是根据语文学科方向特点而设置的,共有4门课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体现出学科专业特色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
3、选修课(4~6学分)是根据语文学科特色选定的,旨在拓宽知识面。
4、实践活动(2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可以是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科研实践要求学生将课程学习、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要求每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公开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方可申请授予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四、教学方式
采用寒暑假集中上课,重点、系统地讲授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学生要在每学期开学后填写自学计划表。结合课程学习和教学实际制定自学内容,自学参考书至少要精读2本,自学考核方式为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成绩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由任课教师评定。学生只有在参加集中上课学习,完成自学计划,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经考查合格后才能参加课程考试,考试合格方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收集资料、开题报告、调查或实验、论文写作、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几个环节。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中学、中师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实际,突出应用性,要注意起点高、立意新。指导老师要严把论文质量关,从严要求。
附件一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学
时
数 |
每周上课时数 |
任
课
教
师 |
职
称 |
考
核
方
法 |
备注 |
一学期 |
二学期 |
三学期 |
四学期 |
五学期 |
六
学
期 |
学
位
课 |
公
共
课 |
政治理论课 |
3 |
54 |
|
|
|
|
|
|
彭承福 |
教 授 |
考查 |
|
英语 |
6 |
216 |
|
|
|
|
|
|
林秀英
杨炳均 |
副教授 |
考试 |
|
教育心理学 |
3 |
54 |
|
|
|
|
|
|
曾欣然 |
教 授 |
考试 |
|
教育学原理 |
3 |
54 |
|
|
|
|
|
|
易连云 |
副教授 |
考试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3 |
54 |
|
|
|
|
|
|
刘电芝 |
教 授 |
考试 |
|
现代教育技术 |
3 |
54 |
|
|
|
|
|
|
|
|
|
|
专业课 |
语文教学论 |
3 |
54 |
|
√ |
|
|
|
|
余立新 |
副教授 |
考试 |
|
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 |
3 |
54 |
|
|
√ |
|
|
|
余立新 |
副教授 |
考试 |
|
中国语言教育发展史 |
3 |
54 |
|
|
|
√ |
|
|
李大圣
李达武 |
副教授
副教授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
必
修
课 |
语文美学 |
2 |
40 |
|
|
|
√ |
|
|
曹廷华 |
教 授 |
考试 |
|
古代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
2 |
40 |
|
√ |
|
|
|
|
熊宪光 |
教 授 |
考试 |
汉语言文学研究系列 |
古代韵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
2 |
40 |
|
|
√ |
|
|
|
刘明华 |
教 授 |
考试 |
中国新诗与中学语文教育 |
2 |
40 |
|
√ |
|
|
|
|
李 怡 |
教 授 |
考试 |
现代小说与中学语文教育 |
2 |
40 |
|
|
|
√ |
|
|
王本朝 |
教 授 |
考试 |
选
修
课 |
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及实践 |
2 |
30 |
|
|
√ |
|
|
|
左瑞林 |
研究员 |
考试 |
|
导读研究 |
2 |
30 |
|
|
|
|
√ |
|
王世群 |
研究员 |
考试 |
|
语法修辞研究 |
2 |
30 |
|
|
|
|
√ |
|
杨月蓉 |
教 授 |
考试 |
|
比较文学与中外文化 |
2 |
30 |
|
|
|
√ |
|
|
代 迅 |
教 授 |
考试 |
|
教学实践 |
2 |
|
|
|
|
|
|
|
|
|
|
|
院、系主任(所长)签字:
附件三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育硕士课程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表
课程名称 |
教 材/讲 义 |
主要参考资料 |
语文教学论 |
教材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
|
语文教育改革与研究 |
赵伶俐《审美化教学原理与实践》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
自编讲义《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四川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四川教育出版社 |
语文美学 |
自编讲义《语文美学》 |
|
古代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
教材《文史论稿》熊宪光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
|
古代韵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
教材《丛生的文体》刘明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杜甫研究论集》刘明华著,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
中国新诗与中学语文教育 |
教材《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李怡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
《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李怡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李怡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现代小说与中学语文教育 |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与文本研究》王本朝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
《中国现代文学的制度研究》王本朝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王本朝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及实践 |
自编讲义《语文教学理念及实践》 |
|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 |
教材《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月蓉著 |
|
比较文学与中外文化 |
教材《断裂与延续》代迅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细则
为做好我系教育硕士培养管理工作,参照学校有关规定,特制定中文系教育硕士培养管理细则。
一、教育硕士培养领导管理小组
主管领导及组长:刘明华
班 主 任:余立新
教学秘书:杨 亭
二、学籍管理
详见《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
三、导师遴选
1、中文系导师的遴选条件和办法: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风正派,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方向长期从事学科教学研究,并具有较高水平的该领域研究成果和指导研究生能力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现有研究生导师中聘请。
(3)经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
2、导师职责:
(1)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问题。
(3)指导学生选题并从论文工作的各环节给予具体指导,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科研情况,有针对地吸收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四、教学与考试
教学方式上主要利用寒暑假集中上课,重点、系统地讲授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办法进行,学生要在每期开学后在任课教师和导师的帮助下填写自学计划表,结合课程学习和教学实际制定自学内容,自学参考书至少要精读两本。
成绩评定分两个部分,自学以考核方式进行,学生自学后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学生只有在参加集中上课学习、完成自学计划、写出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后,才能参加课程的考试。考试成绩以百分计,考核(平时)成绩占40%,考试(结业)成绩占60%,成绩合格方可获得课程学分。
严格考试制度,违反者按《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处理。
五、学位论文
1、时间安排
学位论文一般分为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调查与实验、论文撰写、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几个环节。
开题报告安排在第五个假期进行,调查或实验在原单位或西师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在第六个假期进行,答辩与学位授予在第四学年上期举行。整个学位论文工作在校总时间不少于3个月。
2、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中学、中师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之下,突出应用性,要求起点高,立意深。
3、论文指导
论文指导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兼职导师各一名,主要工作由校内导师牵扯头负责,校外兼职导师协助指导。
4、论文打印费由学生自己支付。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工作按我校《研究生工作手册》(95年)中有关规定执行。
六、管理原则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系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其培养与管理必须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整个工作在系统一领导下由系教育硕士培养管理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小组)负责管理,并具体负责教师安排、课程设置、教材、资料、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各方面工作。
附:培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名单授课教师基本情况
中文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刘明华(教授、系主任)
班主任:余立新
秘 书:杨 亭
中文系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小组
组 长:刘明华(教授、系主任)
成 员:熊宪光 李 怡 余立新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硕士授课教师基本情况
姓 名 |
职 称 |
年 龄 |
单 位 |
余立新 |
副教授 |
41 |
中文系 |
秦树基 |
教 授 |
62 |
中文系 |
熊宪光 |
教 授 |
56 |
中文系 |
刘明华 |
教 授 |
42 |
中文系 |
李 怡 |
教 授 |
32 |
中文系 |
李茂康 |
副教授 |
50 |
中文系 |
曹廷华 |
教 授 |
58 |
中文系 |
杨月蓉 |
副教授 |
50 |
中文系 |
文澜生 |
特级教师 |
48 |
《学语文》编辑部 |
王世群 |
研究员 |
48 |
重庆市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