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专业学位 >> 教育硕士Ed.M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
2005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Ed.M)专业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入学相关注意事项
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硕士、高校教师接收外校
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
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录取教育硕士研究生新生(20
江西师范大学关于2005年暑期教育硕士集中面授有
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云南师范大学2004级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录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方案         
历史系——东北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方案
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4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历史系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

 
一、         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
    培养面向基础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              具有较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历史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和教学工作经济,具有较强的历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         培养模式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弹性培养方式,学制二至四年。采取脱产、半脱产,以及在职就读等多种方式。其中脱产一年的培养方式为基本培养模式,脱产一年的研究生,第一学期学习共同课,第二学期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论文。在职就读的研究生,第一至四学期学完共同课,第五至第六学期学完专业课程,第七至第八学期完成论文。
 
三、         应修学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最低修满3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一)

课 程
类 别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开课学期
姓名职称
公共必修课
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90
3
吴绍禹教授等
第1学期
基础外语
180
4
谢江巍教授等
第1学期
教育学原理
54
3
赵宏义教授等
第3学期
教育心理学
60
3
路海东教授等
第2学期
非学位课
现代教育技术
 
60
3
王洪禄教授等
第3学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4
3
陈旭远教授等
第2学期
指定选修  课
应用微机、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应用技术
40
2
于  群教  授
王  海副教授
第4学期
专业必修课
学位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60
3
王景泽副教授
第2学期
 
中国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60
3
任  爽 教 授曲晓藩副教授程书伟 教 授
第3学期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问题
60
3
张熙峰 教授
第3学期
世界史基本问题、前沿问题、当代世界热点问题
60
3
周巩固副教授
董小川教授  李晔教授
第4学期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二)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
开课学期
姓名职称
任意
选修
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30
2
李国荣中教高级
李  颖中教高级
第3学期
历史论文写作
 
30
2
王彦辉副教授
 崔  丕  教 授
第3 学期
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30
2
李国荣中教高级
李  颖中教高级
第4学期
历史教
学或教
学管理
科研究
实践
开课学期:3,4学期
学    时:20学时
学    分:2学分
内容:由我系专业教师和聘请本专业中学优秀教师为指导教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对本专业新的理论问题,为求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提高教育对象的教学、教育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简介
(一)专业必修课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内容介绍
    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其目的是在于引导中学高级教师了解当前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掌握主要的史学理论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会运用主要的史学研究方法,更新历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提高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齐鲁书社1983年版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蒋大椿编:《史学探渊---中国近现史学理论文编》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问题
内容介绍
该课程将运用历史专业的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教学,解决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教材问题、教法问题、历史思维问题、历史课堂教学技能问题、历史教学实践等,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具有驾御教材、熟悉教法和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金相成主编:《历史教育学》湘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赵恒烈 著:《历史教学研究》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李克东主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研究
内容介绍
     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几个研究方向为单位,以历史时代为序,结合各研究方向不同特点,结合中学历史课教学实际,有重点地介绍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重大研究进展、主要学术争论问题、存在主要问题等,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能中国史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主要参考书目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崔瑞德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南炳文:《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世界史基本问题 与当代世界热点题研究
内容介绍
以世界史各研究方向和时代为序,结合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实际,有重点地介绍近来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重大研究进展,主要学术争论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世界史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主要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三编6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应用微机及网络及多媒体应用技术
内容介绍
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入门、中学历史课教学课件的多媒体制作技术、使用,使学习者具备基本的网络和多媒体制作等技术。
主要参考书目
Arthorware5.0多媒体制作实例详解
Office 97入门

(二)            选修课
 

 
 
 
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内容介绍
   
本课程将聘请有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经验的高级教师和中学校长承担,主要讲授现代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进行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与改造。
主要参考书目
 
相关用书
历史论文写作
内容介绍
  较系统地讲授历史论写作的基本要求,格式,修改原则和校对要求,使学习者对撰写一篇合格的历史论文有最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主要参考书目
 
历史论文写作入门
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内容介绍
    本课程将聘请有中学历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和校长承担,主要讲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最新的历史思维模式、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较好地接受历史知识,并实现提高素质的最终目的
主要参考书目
 
相关的历史教学和方法书籍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