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新商报》报道,大连一名小伙明年将大学毕业,他决定报考研究生,但家里却供不起他,于是他给残疾母亲找了一份刷厕所的工作,逼母亲挣钱供自己上学。他的母亲说,如果儿子硬是要求,自己过几天就动身去北京干活儿。
如今,一些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却缺乏成人意识,有的甚至甘当“啃老族”。这名大学生的做法并不是孤例,其背后的问题值得思考。
据媒体报道,在步入社会后,许多本应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却患上了“无责任、无气力、无感动”的“三无病”。毫无疑问,这则新闻中的大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无病”患者,他没有责任感,不但没有想过赡养母亲,还让母亲刷厕所来供自己读研究生;他没有气力,如果实在想读研,为何不自己打工赚钱啊?他也没有感动,当父母已经倾其所有,将其培养成大学生时,他却不知感恩,而是继续“啃老”。
“三无病”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些年轻人成长中产生的问题,其原因必然是复杂的。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人的成长尤其是求学期间的成长,更多依赖于家庭的启蒙和学校的教育。正是经过了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一个人才会从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成为具有理性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三无病”的成因,也必然存在于这个过程之中,当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出现问题时,一些年轻人就有可能患上“三无病”。
从家庭的角度说,现在,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如果家长一味溺爱孩子,他们即使成年了也不会“断奶”。虽然新闻中的大学生是否被父母溺爱,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母亲违心接受其要求的情况看,这位母亲的确是太顺从儿子了。这样说好像有些苛刻,但作为母亲,她应该明白爱与溺爱的区别,应该在孩子成年后学会放手。
从学校的角度讲,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所谓育人,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责任感,即使他的学业再出众,他的前途再远大,都算不上一件幸事。学校应该通过德育的创新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来锻炼学生应对困难的坚韧品质以及走出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总之,只有当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就知道了应对困难应有的姿态,他们才不会在成年后继续“啃老”、成为“三无病”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