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拿个硕士文凭,将来好找工作———抱有这种“为考研而考研”想法的人,面临出局。昨日,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举行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考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所报专业并无兴趣只为混个文凭的考生,顿时现出原形。(《重庆晚报》4月17日)
我相信很多人之所以读研,一方面是现实所迫,目前的考试及用人机制决定了我们的这种行为;另一方面,“混文凭”也没什么不好。进学校读书未必一定要抱着什么救国救民或献身学术之类的崇高目的,怀着功利的心态去读书也未尝不可。大学应该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场所,学生的学习动机何妨是多元的呢?学校不要把学生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如果因学生有“混文凭”的心态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公正的蛮不讲理的“霸权”行为,甚至有可能将一些在专业方面非常有潜质的学生拒之门外。据我所知,有些名作家最初开始从事写作时,就是抱着非常功利的目的,即挣钱养家糊口,但我们却应该感谢这种功利———正是由于“功利”的存在,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美好的东西。而为了“混文凭”而读书,何尝不也与此类似?
不可否认,一些“混文凭”的学生一旦入校以后,由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在专业素养方面往往会停步不前,但这并不能成为将“混文凭”学生拒之门外的理由———应该受到惩罚的是专业素养不过关这一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动机。何况,就算怀着崇高的动机来读研,也未必一定能获得好的学业成绩,而“混文凭”的学生却也未必不能获得好的学业成绩。而且,有些学生初入校时可能对专业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或随着对专业了解的加深,也有可能产生出浓厚的兴趣,甚至可能在专业方面做出出类拔萃的成绩来。可笑之极的是,这些心理学院的教授们诛“心”———即对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行为的动机进行惩罚———且不说,难道连人是不确定性的存在这一与心理学有着莫大关系的常识都不知道么?
至于学生专业素养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方式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来解决。本人在此奉劝这些可爱的教授们,还是回到书斋去面壁思过吧,不要在这里混淆视听,出丑露怪,乱出馊主意了———抓住“混文凭”动机这个“替罪羊”不放,不但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毫无用处,而且推卸了学校在教育方面应尽的责任,转移了民众的视线,从而阻碍真正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及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