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法律系一位讲师在报考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时,初试成绩第一,面试复试中被淘汰,笔试成绩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两人被录取。考生由此质疑此次博士招生的公正性,向北京大学纪检部门提出申诉,并将题为《我的北大考博经历》的文章贴上网站,掀起轩然大波。
笔试第一面试该不该通过?导师招研究生的权力该扩大还是该缩小?研究生应该如何选拔招收?考研笔试能否取消?正在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已不仅局限在这场风波本身。
“笔试第一”不等于“第一录取”/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据我所知,今年不只法学院,北大还有几个学院都没有录取笔试成绩第一的学生。北大目前正通过两种途径选拔更优秀的研究生:一是扩大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名额,二是将学生笔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权重降低为40%。”
“笔试成绩很好的学生面试时可能被淘汰,我们需要突破‘一次笔试定终身’的传统观念。”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说,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推行新的研究生选拔方式,将过去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主的录取方式,改为以面试考核为主要成绩的选拔方式。这种研究生招生方式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说,南开大学也在尝试研究生招生改革,将增加面试成绩在录取中的比重,在面试中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实际能力和其他知识背景。
降低笔试比重并非取消笔试
针对有关北京大学将取消招考研究生笔试的传言,许智宏予以否认。
他说:“在不少发达国家中,大学的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笔试,而是由教授直接写信推荐,之后由所报考学校的教授面试后决定是否录取。但目前对我们而言,笔试仍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方式。总有一天笔试成绩会在研究生选拔中被淡化,现在要取消它还不是时候。”
考研笔试在较长时期内很难取消,这是与会的国内大学校长们的共识。
笔试和复试、面试究竟应各占多大比例?如何以面试成绩否定笔试排名?天津大学校长单平介绍说,在天大通常将考生按笔试成绩排序。面试后如果不录取笔试名次靠前的、选择名次靠后的,学院一般要有4个教师签名同意并说明理由。对个别情况可以这样处理,但是目前对大量考生靠面试准确进行考核比较困难。
由教授自主选择研究生是趋势
关于提升或者降低教授选择研究生权力的问题,许多校长都表示:由教授自主选择适合的高素质研究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要在制度上给予配合和制衡。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研究生的培养规律与本科生不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拔研究生时,除进行必要的知识考核外,要充分尊重导师意见。
侯自新说:“研究生招生要加大导师在录取中的主动权,充分尊重导师意见。但也不能被导师个人意见左右,应该由若干专家组成评审集体,避免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招生。”刘经南则说,研究生招生应该给教授自主权,由考核小组专家评定学生的科研潜力。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王子镐指出,由教授自主选择研究生目前很难一步做到位,“在当前条件下,如果马上就实行‘导师决定制’,一些灰色的东西将很难避免。为确保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选拔录取的操作程序一定要严格,既不能一考定终身,也不能由导师一人定成败。”
文章来源:天津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