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大学历史系的包伟民教授公开拒招研究生。据他说,他每招一个研究生,竟要自己掏腰包向学校缴钱。
这一事件,揭示出目前大学在实用化的潮流中“文史荒”的普遍困境。包教授指出,历史学没有利润可言,需要学校的投入。
在我看来,历史系不赚钱,但还是要靠自己吃饭。怎么才能靠自己吃饭? 大学文科的出路在通识教育
首先大学中的制度要改,文化要改。
首先要改革教学本身。大学要教授自己缴钱带研究生是个闻所未闻的事情,很令人费解。也许大学方面认为,历史系的研究生“没有用”,反而占用了学校的设施和资源,以此政策,可以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我一向是主张中国的大学要缩小甚至放弃博士生课程的。不过,像浙大这样的学校,历史系研究生成了多余,却令人奇怪。浙大是试行通识教育比较早的学校。按说通识教育应该有大量的文史课程作为基础。历史系因此也应该比别的学校更受重视才对。
问题在于,通识教育不仅仅是改革课程的设置和要求,还要改革教学本身。以我在国外的经验看,好的大学,即使是初级的入门课程,除了大班讲授外,都要有研究生主持的讨论班。比如一个三百人的大课,需要有十几个讨论班,每班规模在十五六个学生上下,这样就必须有十几个研究生当助教。
我在耶鲁读博士期间,三四年级必须当助教。当助教所获得的“工资”,把一部分奖学金替代下来。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研究生都介入课堂教学。没有研究生,许多讨论班就开不起来了,教学质量就会打折扣。另外,本科生教育,也成了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我们这些读博士的,毕业后的“正途”就是在大学教书。在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外,还要学习教学技巧,积累课堂经验。主持讨论班,正好也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从浙大这个奇怪的规定看,历史系的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几乎无任何价值可言。那么,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什么?有历史课吗?除了上大课满堂灌外,本科生能够参与多少讨论班?谁来主持这些讨论班?
要靠自己吃饭,教授们还必须改变自己圈子内那种专业“文化”。众所周知,在大学教授中,大部分人都是重视专业课,看不起公共课。但是,通识教育必须改变这样的“文化”。说白了,通识教育要重文史。反过来说,文史就是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教育方法要改变。
比如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历史课上,一般绝大多数学生是非历史专业的,是以追求通识教育为目标的。这对我们长年坚持的专业化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我教书时,每堂课开始都要向学生讲明:我的教学目标不是向你们传授某些历史知识,而是训练你怎样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观点,怎样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怎样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作一个好的调查者。美国许多法学院喜欢历史系的学生,许多学生为了进法学院而选历史课,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只有我们这些从事历史教学的人这么教,才能令人信服地向学生们证明:历史关系到你的未来,培养着成功的基本素质。这样,通识教育才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新名词,而能成为本科生教育的真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