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是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6个硕士点,1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点,工程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MPA、MBA、MPH、农业推广、临床医学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在校研究生突破10000人,在全国地方性高校中名列前茅。
一、招收专业(15个专业)
金融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政治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设计艺术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纺织工程、服装、企业管理。
二、报考条件
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满2年的高等院校基础课、公共课(含“两课”、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专业课教师以及高职、高专、新升格院校教师。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考生必须报考与本职教学岗位相关的学科、专业。
除因其它院校没有所报考学科、专业,或本地区无可选择院校等原因,苏州大学教师一般不得报考本校。
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2006年7月31日。
三、考试科目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以下简称“GCT”)、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共计4门。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组织。
“GCT”考试为全国统一组织,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取得的“GCT”成绩当年有效。“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俄语、德语和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与全国联考时间相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一张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报考英语语言文学的考生,可在GCT试卷的四个外语语种中选择其一参加考试。报考我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二外选择日语和法语为佳。
四、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06年7月上、中旬
登录网址为:http://xwb.jsjyt.edu.cn
2、现场摄像报名时间2006年7月27——31日。现场报名、摄像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详细地址请关注苏州大学研究生部主页)。
3、报名费:以国家规定为准。
4、符合报考条件者,持所在高等学校人事部门推荐意见的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同时携带本人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工作证、身份证(均需原件和二份复印件)。
五、资格审查
对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条件的审查,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织,在现场摄像报名时进行。报考者本人事先填写《2006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在“学位中心”主页下载,网址为:http:// www.cdgdc.edu.cn/scb.zip),贴本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1张,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其照片上加盖公章,并对其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审查确认,填写推荐意见,与其相关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复印件(二份)一并交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得报考和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考试时间
2006年10月21、22日
七、学制、学习方式、培养费、招生人数
1、学制:3年
2、学费习方式:面授与自学相结合。课程学习时间2年,学位论文时间1年。
3、培养费:6000元/年——8000元/年(不同的专业,培养费标准不同。)。
4、招生人数:各专业限额20人。
八、录取
我校根据考试情况自主确定录取分数线。
九、考试科目及参考资料
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见附件)
十、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512-65112816(兼FAX)、65112544
十一、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进行网报,网报时必须选择苏州大学报名点进行网上报名,考生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同时记住网报编号及密码以便确认,不网报的考生不能现场确认。
2、本校不接收异地报名考试,即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网报时必须选择苏州大学报名点,考生本人于7月27日-31日必须到苏州大学进行现场拍照和资格确认。
有关招生学院联系方式见附件。
附件:
苏州大学2006年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