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湖北]武汉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
[山东]济南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
[甘肃]中科院寒旱所2009年硕士
[新疆]内蒙古医学院2009年硕士
[新疆]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2009
[辽宁]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硕
[吉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09年
[黑龙江]黑龙江省科学院2009年
[宁夏]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
[陕西]西安通信学院2009年硕士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09年招生简章 >> 文章正文
 >> [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易考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0 15:57:05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9年录取为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实行国家计划内优先公费,欢迎报考。

  欢迎访问我校网站: www.jxstnu.cn/

  研究生部网址:www.jxstnu.cn/yjsc/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

  单位代码:11318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大道

  邮政编码:330013

  联系部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联 系 人:龙安华

  联系电话:0791-3823357(欢迎考生咨询)、3817502

  传 真:0791-3823357

  E-mail : long8124@126.com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科技大学[筹])(Ji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高等院校,获得财政部重点支持。前身为创办于1977年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改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5月,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南昌科技大学,2005年3月在红角洲校区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英雄城”之美誉的江南古城——江西省南昌市。设有全国健美操训练培训中心、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饭店职业英语标准培训与测试中心。拥有18个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拥有国家教育精品专业和国家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各1个,建有42个院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材料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和 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建有1个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精细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个市级科研示范基地(南昌市有机功能分子科研示范基地)。2005年底,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成功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了应用化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美术学、旅游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共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学校从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以本科教学为主、专科教学为辅到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翼齐飞的重大突破。

  学院占地面积近 3000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学校现设有15个教学院(系、部),60余个本、专科专业,专业覆盖理、工、文、史、法、管、教育等7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教师约1000人,其中教授100多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200余名,博士70余名、硕士150余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12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与9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还积极与加拿大莱姆顿学院、Bradford College进行教育合作,与俄罗斯、新加坡等国进行科研项目合作,邀请了俄罗斯布扬杜耶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博导楼祺洪等著名教授兼职、讲学和合作研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清华大学博导赵玉芬院士等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学校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在校任教。

  二OO九年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招生人数

  2009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70名左右(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历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历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复试时提供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二)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三)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各相关学科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四)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08年9月17日-23日(约),每天9:00-22:00;

  正式报名时间:2008年10月10-31日(约),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址:yz.chsi.com.cn/ 教育网网址:yz.chsi.cn

  (二)现场确认:缴费、照相

  考生须于2008年11月10-14日(约),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办理有关手续,出示身份证件,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照相,并校对信息。

  (三)有关说明

  考试科目:

  (1)按教育部规定,教育学的初试科目调整为三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及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学门类中的体育学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招生院系所、招生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等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上述教育学科门类以外的学科,其初试科目仍为四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统考数学加一门业务课(或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统考数学、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3)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第一单元:101-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第三单元: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以上仅为我校使用的全国统考试题)。业务课由我校自行命题。

  (4)从2009年起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的数学三和数学四合并,合并后的科目名称仍为数学三,使用原数学三和原数学四的学科专业,全部使用数学三,数学三的考试大纲由考试中心另行编发。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业务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参考书目的有关事宜,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相关学院联系(联系电话详见专业目录);我部一律不办理邮购。

  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09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部概不负责!报考的具体办法请直接向各报名点查询!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期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网址为yz.chsi.com.cn/。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及网上报名编号,到报名点指定地点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并照相,校对信息。

  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

  四、初试

  时间:约在2009年1月-2月(具体时间安排见国家教育部通知)

  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

  五、复试

  复试时间:大约安排在4月下旬,对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我处将发函、电话或学校网站网页通知。

  六、录取

  录取工作约在5月下旬结束。录取类别包括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类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四类。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和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分别签定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协议书。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国家计划内定向的,培养经费均由国家拨款,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的考生需缴纳培养费(金额以发改委批文为准)。

  七、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特别优秀者可以提前半年到一年毕业(需满足提前毕业的各项条件)。

  八、录取政策

  1、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排序,择优录取。

  2、2009年录取为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实行国家计划内优先公费,欢迎广大学生报考。

  对第一学历为本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上线考生,优先录取为公费生。

  3、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数为准。

  九、毕业生就业

  国家计划内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区、市)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几点说明

  (一)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09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要求,否则谢绝报考。

  (二)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业务课有关问题请直接与各学院联系。

  (三)为鼓励年轻学子努力学习,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同时开展勤工助学,设立助研、助管、助教岗位,提供各种科研奖励(详见我校研究生部相关文件),解决部分贫困学生学费之忧。

  (四)考生在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部网页(www.jxstnu.cn/yjsc/),我们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的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学科

代码

学科名称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1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02 职业技术教育规划与管理

1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专业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教育学原理

2.教育心理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1健美操教学训练及高级人才培养

02 体育与健康促进

03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基础理论与实践

1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12 体育综合

 

1.运动训练学

2.学校体育学

 

050403

美术学

01 漆画创作与研究

2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620艺术概论

820装饰画

1.美术创作

2.美术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美术创作》

2.《图形创意》

02 文化发展与中国绘画发展演变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621中外美术史

821艺术理论

03 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01方向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1 光学信息处理

02 图像处理

03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

1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1 数学一

814 信号与系统

1.通信原理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工程光学

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31

2.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081704

应用化学

01 应用光电化学

0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03 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1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2 数学二

819 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化学工程基础

2.分析化学

120203

旅游管理

01 旅游产业管理与发展

02 旅游企业管理

03 休闲文化与经济

10

101 政治理论

201 英语

303 数学三

830 管理学

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旅游综合(旅游规划、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专业课初试、复试及同等学历加试参考书目请与各招生学院联系。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9年研究生招生

  各招生学院办公室联系办法

招生专业

招生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教育学院

陶军明 老师

0791-3818149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学院

肖辉 老师

0791-3815323

050403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院

蔡霖 老师

0791-3811534
3802559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通信与电子学院

殷志坚 老师

0791-3802397

081704应用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游秀丽 老师

0791-3805183

120203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周叶 老师

0791-3800087

更多高校研究生招生简章请进入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题

文章录入:秦福成    责任编辑:秦福成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