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接收免试研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应届本科毕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接收外校优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2007参考书
中国农业大学2007年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关于领取报考我校
中国农业大学06年拟提前攻博生
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北京高校 >> 中国农业大学 >> 文章正文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简介
中国农业…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9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一、简介
植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科点之一,国内最早设立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国家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是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依托单位。植物遗传育种系建有“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培养作物遗传育种高级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博士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处于同类学科前列;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经费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二、科研方向


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与种质创新
作物遗传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作物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育种实践证明,种质资源创新是育种成败的关键。该研究方向针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提出选题,已在水稻起源演化、核心种质构建、高油玉米种质改良、小麦优质种质创新、小麦二线抗源的开发、中长绒棉鉴定的创新等重要领域取得显著成绩。


作物育种原理与新品种选育

作物育种研究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本学科在作物育种原理与新品种选育方向上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围绕北方主要大田作物玉米、小麦和旱稻的育种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研究基础雄厚、技术手段先进,成果水平高,经济实力强而领先于国内同类学科。


作物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利用
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最有效的途径,作物育种的杂种优势化已成为育种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玉米杂种优势和雄性不育的基础与利用;小麦雄性不育的创建和杂种优势基础及利用;水稻籼粳杂种优势机理、两系粳型光敏不育系及强优势组合的选育;旱稻杂交稻及耐旱组合选育。


作物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
作物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是当今国内外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已经发展成为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本学科在玉米基因工程、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甘薯细胞和基因工程、小麦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陆稻抗旱耐盐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水稻抗衰老、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农作物基因组研究
基因组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结构基因组学将从DNA序列水平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基因组学将从全基因组基因表达分析上揭示基因表达模式和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农作物高产优质抗性的进一步遗传改良需要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鉴定控制这些性状的相关基因,阐明它们的表达模式、调控机理及功能。农作物基因组研究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方法。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作物杂种优势功能基因组研究,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精细作图,农作物产量、品质、抗逆性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


三、研究课题及成果

近三年(2002-2004)来承担国家级项目如“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重大、重点、面上项目)、“攀登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转基因专项、“跨越计划”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省市项目等81项,总经费7096.01万元。2002-2004年间公开发表论文176篇,其中SCI收录27篇;出版著作6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国家专利2项,国际专利1项;通过国家或省市品种审定玉米、小麦和旱稻新品种26个,其中10个玉米或小麦新品种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或品种权保护。所获研究成果以及或正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文章录入:jijie0717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