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12月,源自于北京邮电大学1955年建校时创建的有线电工程系和无线电工程系,因此追溯她的历史,应该与北邮同龄。如今她是北邮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设施齐全、基础雄厚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为祖国的邮电通信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从共和国的部长到大学的校长,从著名的学者、教授到杰出的企业家、科技专家,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通信行业的业务骨干,他们用辛勤开创了中国自己的电信事业,他们用智慧创造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他们用心血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北邮人,他们正在用双手托起一个信息化的现代中国。
电信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培大教授为首、以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以高水平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和年轻的博士后、博士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学院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113人。学院下设7个教学与科研中心:光通信中心、无线通信中心、计算机技术中心、多媒体通信中心、通信网技术中心、电路与系统中心和实验中心。
学院根据现代信息社会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在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各个层面上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科技人才。其中:博士学位专业及研究方向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密码学等;硕士学位专业及研究方向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理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军事通信学等。此外,学院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深圳、广东、山西、福建、山东、黑龙江和北京等多个省市开办工程硕士班。
电信工程学院建院以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教学、科研两个基地,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交流学术和转化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国通信与信息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与学院相关的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二、信息与通信工程排名第三,与上述一级学科相对应的三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以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名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5年国内媒体公布的本科专业排名中,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名列全国第一。
电信工程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创新求实,重点建设“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泛在无线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路与系统”、“多媒体通信”、“无线电技术与电磁兼容”、“光通信”和“无线通信”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等。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和省部级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在光纤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数字图像处理和通信网与交换等多方面取得大量先进而又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学院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著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同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单位广泛联系,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科研合作,承担完成了大批横向企业科研任务。目前与学院开展科研合作的单位有20多个,与学院建立联合实验室10多个。
学院一贯重视学术交流在培养研究人才和提高研究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与国内外多个大学、研究机构和通信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包括合作研究项目,合作培养研究生,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等。
学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在教学研究与实践、教材编纂和多媒体课件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
学院教师积极贯彻“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和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个人奖励和荣誉称号。2005年,学院党委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在学院教师的精心培养和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年来,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的获奖人次占学校学生获奖总人次的50%左右;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也是层出不穷;在学校的各类文体活动和科技竞赛中,高高的领奖台上也总是活跃着电院学生的身影。
电信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颇受社会的青睐和好评。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名列全国重点高校前茅。学院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通信、电子领域的各大运营商、制造商、公司、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许多毕业生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要工作,为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电信工程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通信高新技术的研究上争创国际先进水平,为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领域达到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全国重点大学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电信工程学院本着“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真诚地希望与社会各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们共同为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信未来,我们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