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学院于1996年1月在原化学工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现设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研究所。有两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有四个工学硕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有两个工程硕士研究领域(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有两个工学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学工艺),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设有《教育部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由我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和《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由我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建),还建有一个国家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接受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来站从事二年博士后研究工作,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聘请国内外有学术建树的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化学工程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我院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 2001年,化学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6。化学工程学院已跻身全国著名大学一流化工院(系)行列。 化学工程学院自1984年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00多人,其中硕士毕业生462人,博士毕业生68人,博士后出站25人。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276人。化学工程学院各类专业择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化学工程学院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富有创新精神,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其中既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年长的学术带头人,又有年富力强的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一批思想作风正派、学术思想活跃、富有事业心和贡任心的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已成为本院师资队伍的主体。现有教职工 92人。其中,双聘共享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二层次人才5人,正教授(含研究员) 28人,副高职28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70人,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76.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5.6%,占从事教学与科研教师总数的60%。 学院科研活动十分活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应用基础研究、跟踪高新技术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等三个层面上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工作。三年来,化学工程学院共承担“863”、国家科技攻关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及30万以上横向项目200余项,科研到款1亿1400万元,其中纵向到款比例30%以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 571篇,三大索引收录223篇,其中SCI收录122篇。获省部级以上三大奖1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专著9本。学院人均科研经费居全国化工类院系前列。在非传统反应与流体混合工程、计算化学与工程、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技术、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应用科学、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城市环境调控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化学工程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与交流,为开放式办学,培养创新人才,跟踪国际科研的前沿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院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Qashington,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香港理工大学,日本福井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陶氏、德国巴斯夫、新加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际跨国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与科研合作关系,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学院目前有留学生十余人,并有部分优秀的本科学生被选派到国外学习一年。通过国际间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