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宣布,从2004级新生开始,将在部分学院大规模推行硕士生两年学制。据悉,近几年来,国内不少重点高校都纷纷改革研究生学制,把硕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从三年调短为两年。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批大规模培养的近2000名两年制硕士已经毕业,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小硕”(《中国青年报》7月12日)。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直是社会公众和教育界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连续扩招后,对研究生教育质量下滑的批评屡屡见诸报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众多国内名校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必将引发人们更多的争论和担忧。尽管一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称,学制缩短的实质是调整培养目标,“是对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目标和功能重新进行定位”,但是,三年制硕士需要修50多个学分,两年制硕士只需修38个学分。时间缩短了,学分减少了,要求怎么不会降低?质量如何能够保证?道理讲得再多恐怕也很难消除人们的疑虑。
不过话说回来,三年学制对于有些专业的有些硕士生来说,相对于完成规定课程及学位论文而言,又确实有些漫长而显得没有太大必要。目前很多硕士生第一年就修完了所有课程,拿到了规定学分,撰写学位论文根本用不了两年时间,于是这些学生便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打工、找工作。与其让他们在学校里“耗”三年,还不如让他们早一点毕业。
既要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又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三年学制,笔者认为惟一办法就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行“弹性学制”,即在不降低学分要求(这是保证培养质量的最后“闸门”,不能放松)的前提下,对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时限不做硬性规定,不是三年“一刀切”也不是两年“一刀切”。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在两年之内修满了规定学分且通过了论文答辩,即允许其毕业,如果某个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需要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允许其延期毕业。也就是说,是否允许某个学生毕业以及何时毕业,应依据他是否完成了相关课程、取得了足够学分、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而不应依据他在校学习时间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年限。“弹性学制”也是国外研究生教育的通行做法,美国博士生的学习时间最长可延至11年。
取消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以后,研究生的所有补贴可由过去的逐年发放,改为一次性定额发放,即不管实际在校学习时间为多长,奖学金等补贴金额都一视同仁。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完成学业的学生,则由其本人多掏腰包,直到通过论文答辩。如此才显得公平合理。
当然,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还是在于改革目前研究生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如学位论文评审机制等)。与其调整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如彻底取消这个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这样才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