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 充值卡 | 客服中心 | 投放广告
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Q
导航: 易考网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热点动态 >> 文章正文
最 新 图 文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考研市场降温 辅导机构花招频出抢市场
贫困生因无钱读研上网发帖求助遭质疑(图)
考 研 资 讯
新闻动态 考研新闻 热点动态 地方新闻
报考指南 考研常识 考研贴士 政策法规 考研大纲
院校导航 全国招生院校考研信息汇总
复试调剂 复试常识 复试指导 调剂点拨 录取调剂
复习指导 英语复习 政治复习 数学复习 专业课复习
  历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名师导航
专业学位 MBA EMBA MPA 医学考研网 GCT-ME MPH
  法律硕士 教育硕士 会计硕士 在职考研
经验心得 考研故事 考研经验
考博专区 考博新闻 招生简章 复习指导 试题资料
全国考研资料地区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G甘肃 G广西 G贵州
 H湖北 H湖南 H河北 H河南 H黑龙江 J吉林 J江苏 J江西
 L辽宁 N内蒙 S上海 S四川 S山东 S山西 S陕西 T天津
 Y云南 Z浙江 Z中科院 教育学统考 心理学统考 历史学
 (全国资料由易考网提供,点击www.chinakao.cn发现更多)
 >> 转嫁就业压力还是追求理想 考研坚持or放弃           
转嫁就业压力还是追求理想 考研坚持or放弃
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7 11:47:21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考了又考:坚持还是放弃?

熊正龙 赵艳 黄晓庆 周博 罗胜利 赵玉亲

“我只是想考上,三年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小孟毕业于西北大学,本科学习优异,考研却以两分之差落榜。今年他已是第三次考研。

同样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小周,大学期间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读研正是他实现理想的重要规划。连考两年,小周终于进入了心仪已久的研究生院。

毋庸置疑,有人欣赏重考的隐忍与坚强,有人珍视重考的拼搏与历练,有人无奈于重考的煎熬与痛苦……在这种种表象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考研,究竟应该坚持多久?

近日,《求学·考研》的网络调查显示,421名考研成功者中,一次考上的仅占24.5%,考了两年的占42.3%,而考了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人数比例高达33.2%。

这些“考了又考”的考研人,有着动机各异的“考研梦”,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种一考再考行为?它到底值不值?也许,只有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前提之下,我们才能理性地认识重考。

透 视

每个重考的人都能为自己在考研战场上的“循环往复”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现实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以及对自我认识不充分而导致的盲从。事实上,在理性分析之后作出的重考抉择才最值得提倡。

一考再考,转嫁就业压力

自大学扩招以来,本科生陡增,就业竞争白热化。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许多考生把希望寄托在考研上,此举等于转嫁了就业压力。所以有人说,今天的“考研热”是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的表现。

小桃报考南京大学已有三年。大四那年短暂而辛苦的实习让内向敏感的小桃对未知的社会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她理所当然地躲进书堆,加入了考研大军。新闻学、古代文学、教育学,她三年换了3个专业,始终没能成功。今年她决定再考一次。

小桃越想逃避就越感到恐惧。今年她已经26岁了,心态却并不成熟。十多年的校园生活让她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陌生人说话舌头就会打结。她以为:“读研应该会好些吧?”

前行,没有动力;回头,又没有勇气。每当想起衰老的父母日渐佝偻的脊背和苍凉的眼神时,她都会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自私,但她没办法回头。“我觉得自己只能在象牙塔里生活,害怕外面的一切,就像一个习惯了黑夜的幽灵惧怕阳光。”

心理学专家认为,多次考研的考生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没有希望。这样的潜意识使他们不仅意识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产生了对就业的恐惧感。

对此,已从事多年社会学调查和辅导工作的卢老师指出,社会大环境是考生一考再考、不想放弃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求职的优势而考研是如今很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选择。但卢老师并不赞成盲目考研,“其实求职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人才缺口的,只是考生都涌向了同一个地方,都市里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使得他们浮躁功利,很多考生的目标发生了错位。一考再考的行为可以理解,但我绝不提倡。”

缺乏规划,一根筋考到底

考研不能同时兼顾求职和复习。因为考研复习得“能坐”,像和尚坐禅;而找工作得“能跑”,像陀螺旋转,两种状态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很多考研的人一旦开始备考,就发现要“跑起来”找工作很难,以至于不得不一条路走到黑。心理学专家认为,考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道路缺乏设计和规划。

今年28岁的小吴报考重庆大学,执著考研的他已经在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坚持了三年。三年来,他的宿舍变成了民房,食堂变成了街边小摊,而自己也不再属于学校,每天早出晚归,步履匆忙,形只影单。那些堆积如山的考研复习资料、那个方方正正的大书包就是他三年生活的惟一“伴侣”。

与小吴相比,今年己考上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小雅其考研历程更让人唏嘘感慨。小雅考了五年,直到今年才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其实我也不清楚自己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既然已经坚持了四年,第五年怎么样也得熬下去。”小雅长舒了一口气。

最近,《求学·考研》就“一根筋考到底”的现象作了网络调查,发现有将近七成考生是“为考研而考研”,而这样反复重考大多是“因为不知道除了考研之外能干些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孙大强分析认为,心理学里有“固结”这个词——fixation,是指人生在过去某个阶段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走过,留下遗憾,这种遗憾的心态一直伴随着当事人走到现在,这个人现在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完成当年的缺憾。“固结”也是人们常说的“情结”的一种形式。而很多考研人都是有“情结”的。上了大学,一些人没有学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抱憾四年甚至更久,这时他们就会心生一个情结:过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败的,要通过考研来证实自己,来实现理想的自我。

事实上,是否需要选择多次考研来证实自己,应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盲目从众只会使自己更加茫然而无所适从。

为高学历茫然坚持

小同已经考了两年湖南大学,前年初试差五分,去年复试差两分,今年他毅然决然地再考——很幸运,总分高出了一点点,他终于被录取。“高学历一直是我向往和期盼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的社会立足,所以不管考几年,我都要考上。”

毫无疑问,高学历是吸引考生反复考研的一大原因。不少考生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素质再优秀,但没有高学历,也很难找到好工作。北京印刷学院的魏老师认为,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考生“沉浸”在“考了又考”的泥淖里出不来,或者不想出来,“这是一种对自己相当不负责任的心理。幸运考上了固然非常好,可如果考不上呢?

北京师范大学的孙教授认为,存在这种心理的考生应该学会舍得,要拿得起放得下。应该扪心自问:我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高学历吗?人是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自证的,如果多年考研仅仅是为了拥有一份高学历,那么这种选择的性价比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记者曾到北京市人才市场询问几家大的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的标准,一家外企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其实只有某些高端的职位才对学历有比较苛刻的要求,一般的职位并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当然,高学历会为他们的求职加分,但是,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如果一个素质不够高的硕士与一个素质较高的本科生同时应聘,他们更愿意考虑后者。而所谓素质,指的是学历以外的人际交往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细节的谨慎、责任心和性格等等。而那些一头扎进书堆里不问也不敢问世事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历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追求理想,理性选择

不得不说,有一些人坚持考研是经过了理性选择的,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是他们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

阿麦的第二次考研是在毕业之后的十月,之前她曾一度犹豫是否要换一所学校,因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不过大学时就立志要考取上海交大研究生的阿麦最终没有放弃,决定再冲刺一次。“理想这东西很怪,曾经为了更容易考取而多少次选择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也许只有曾经思考过放弃,才能更清楚前行会得到什么。

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时候成了一个人的战争,只要自己战胜自己,即使无人喝彩,也会有所收获。

对此,北京大学的朱教授表示:“在考了多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学术理想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而考研的。不过,这样的学生还是太少。”他认为,并不是每一次考研的失败都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理想有时候是个虚幻的梦,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如果多年考不上,真的可以换个理想。“这不丢人,更不会因此前途渺茫,说不准会‘柳暗花明’呢,不必在‘考研’这一棵树上吊死。”

的确如此。为学术理想或兴趣而考研的人很少,这些人往往也是考研成功后最坦然自若的。如果你为理想而考研,你会发现在经历一次次失败后,目标在细化,变成一个个现实可行的步骤,而前面的失败仅仅是为这些步骤作铺垫,你知道该干什么,该坚持什么。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原有知识水平的提升和细化,这已经离成功不远了。这样的状态并非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要有极强的自律能力和耐力,还要掌握科学的自我评估方法。

解 惑

考了又考,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如果经历的是年复一年的失利,应该怎么办?资深的专家、导师以及家长的建议,或许能给你借鉴。

●导师声音

执著不容否定,但不要变成“范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教授做了十几届研究生导师,也曾多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出题、评卷、面试工作。他认为对于“考了又考”的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考试具有偶然性,一些人往往因为一时没选对专业,或者英语太差,或者临场发挥失误而没有考上,“像这样的学生我们鼓励他再考一次,也希望他们再次考研能如愿以偿。”

刘老师特别提到,有一部分考生放弃工作、专职考研就显得有些盲目了,因为他们可能并不适合考研、读研。“在参加复试时,我见过这样一些学生,考了很多年,把指定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背得烂熟,可是知识面很窄,思路也不开阔,这样的学生我不喜欢。”他认为,研究生要体现“研究性”,如果自己不适合做研究,即使经过数年的反复学习,通过了初试,也可能在复试时表现不佳;即使考上了,也可能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果实并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孤注一掷盲目考研并不明智。

重庆大学的李老师认为,如果考生对自己已有规划,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现状,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几次也无妨,毕竟成功属于那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但是如果考生根本就是被动迎战,那么考试的压力就会像一块橡皮糖,永远粘在身上,弄不掉、赶不走,心灵的煎熬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意志。“所以说,执著不容否定,但不要变成“范进”。换一种方式,或许会活得更加精彩。”

上海某研究生院的杨老师则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他认为,如果考生真的热爱某一个专业,那么就应该在报考之前充分了解它,并依据专业要求积极备考,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一次又一次重考不成功,很容易让考生感到一无所成,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像只认准一个女孩子,追了很多次都不成功,结果就认为自己不会得到爱。其实,哪个女孩子不会为真情所动呢?但是要讲究追的方式,光是坚韧不拔是不行的。”

●专家声音

缺乏人生规划,导致盲目重考

北京市某就业指导中心的冯老师认为,“考了又考”的学生是继续考还是“回头是岸”,关键得看自身的情况。“社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尝试考研无可非议。不过如果一考再考,屡考不中,那就要反省一下了。自己为什么要读研?适合读研吗?坚持考研的人有专职的,有边工作边考研的,这两种做法都有很大的风险。”他认为,考生与其一年接一年地埋头于书本考研,还不如先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当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某一方面需要充电了,再去读研。相比起来,那种“先读了研究生再说”的想法是一种“盲目投资”的心理。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种自我实现行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为强烈。在上海从事了多年人生规划咨询的杨老师认为,重考生必须要学会“反省自身”。那些“考了又考”的考生,虽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勇气着实可嘉,但他们必须要停下来仔细考虑自身的条件,如果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全面了解这个专业、了解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就很容易一厢情愿,做无用功。

杨老师表示,盲目重考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定位,“他们过于主观臆断,或者故意逃避,自己想自我实现,这样的无规划考研往往可能有很无奈的结局。”上海地区某就业指导专家也认为,对于规划不足的考生而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心理落差,不要把考研当成一种逃避就业的“避风港”。人在逃避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而对于学生来说,考研无疑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家长声音

是否重考应考虑家庭经济条件

孩子一考再考,多数家长持支持态度。来自甘肃的周妈妈对记者说:“即使经济贫寒也会尽量支持孩子继续考研,毕竟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是有利的。”

日前《求学·考研》针对“重考过程中最在乎的是什么”问题进行网络调查,发现有超过40%的考生表示“最在乎经济成本”。的确,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决定考生是否重考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考研应该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毕竟一个家庭的付出也是有限的。如果孩子纯粹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不断考研,多年来让年迈的父母受苦受累,那就需要斟酌了。更重要的是,重考也得有规划,不能盲目随着性子。孩子已考了两年中央财大的家长张先生认为:“重考给我们和孩子都带来很大压力,父母和孩子应该互相理解。但孩子是要自己生活的,需要独立,不能永远做学生。”

贺强已经考了三年,他的父亲表示,既然孩子的考研目标明确,就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只有这样,孩子在前行的道路上才能大步向前。“这有点像踢足球,孩子打的是前锋,父母是守门员和后卫,只有后方稳定,前锋才能充分发挥潜力。都已经供他上了十几年的学了,也不在乎这一两年。”

样 本

自述人:小白,23岁,考研两次,今年已考上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

重考塑造了新的自我

从我第一天开始准备考北大,到现在成为北大学子,时间已过了三年。流光确实容易将人抛,“绿了芭蕉,红了樱桃”,韶华的逝去是我最切身的感受。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幸好我选择了重考这条路!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孩,贫穷的出身,一般的资质。在考研过程中,我不断接触新东西,接受各种新思想。如果没有考研,现在的我也许在享受或是煎熬,但一定没有现在这样的从容与坚定。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北大,感觉她是那么神圣,我朝圣者般地仰望她,没想到一个出身于乡野的小丫头也能走进她的怀抱。记得第一次考研成绩出来时,我知道自己第10名的成绩一定名落孙山,但却依然欢欣雀跃,因为我知道自己可能有圆梦的一天。

今年3月初,第二次考研成绩在我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出来,不好不坏:比第一年上升了3名,总分第7,全部单科都过线。但只招3人的北大怎么可能给我复试的机会呢?我不肯就此放弃,为了争取调剂进师资班,我开始了积极地奔走。那段时间,我每天来回奔走于中文系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双腿几乎麻木。

我永远记得中文系一位比较诗学的老师,他常常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一句简单的话往往能让我温暖很久。记得他上课时曾说过“道成肉身”。此时的“道”不仅仅是指课堂上说的“做学问”,它就是生活的本身。考研不是拿了父母的钱考一次两次成功了就完事了的事情,而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不断追求和奋斗的过程。一次失败了没关系,坚持理想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对我说:“要全力以赴争取调剂。万一调剂没有成功,再过十个月就是下一次考试了,你为什么不能再考一次?”我默然了,开始思考。

正是考研过程中的各种所见所闻,让我的心胸更加宽广,让我更加坚强。如今回想自己当初的重考选择,没有遗憾,只有庆幸。感谢重考塑造了一个新的自我,让我看到了天空的自由和宽广。


自述人:Alex ,25岁 ,考研三次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

为了梦想坚持下去

“考了两年的北大物理系,结果以失败告终。当时特别难受,郁闷了整整两个月,然后拿GRE开刀。第一次考得一般,没通过。又准备第二次。”Alex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中美合办的微电子光学专业的研究生。

Alex是有坚定物理理想的理科生,首都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见证了他四年的坚持。当年和他一起备考的研友们很多都放弃了最初的梦想,有的转向热门的通信行业,有的已经开始自己创业。而只有Alex,在连续两年报考北京大学未果之后,第三年调剂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在物理学考研这条跑道上,如今他还在继续努力着。他打算,研究生期间申请出国继续深造。

Alex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人说我这样可能会浪费大好年华,最后有可能一事无成。但即使真像那样,我也不会后悔的。既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理科,并且决定一直走下去,我会坚持的!”他说,三年连续的考试确实收获了很多东西,比如心态,比如考试方法,比如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自己以前心高气傲的毛病改掉了很多,心态平和了很多。

三年考研路,得失如何衡量?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把年轻的生命和充沛的精力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上,比如读书、比如考研,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