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 张刘明
五月的阳光灿烂起来,明媚到让人只想对着天空流眼泪。空气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伤感的味道。是啊,头上的白云仍旧悠闲,脚下的土地依然厚重,可对于大学校园里那些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四毕业生们,抉择是真的近在眼前了。
“站在天平的两端,一样的为难”——
用这句相当煽情的歌词来形容当代大学生在面临就业还是考研时的两难心态,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与庞大的,并呈现出继续骤增趋势的求职队伍面前,每一个大学生无疑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无论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还是低年级的学生。莫大的压力使得他们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询问着自己:考研,还是就业?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心态,洞察这个普通却又特殊的社会群体的酸甜苦辣,笔者就“你会选择考研还是尽早就业”的问题分别采访了一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大概可以体味到些许别样的感觉。
“热门的专业也无法打消我各种各样的疑虑”——
对外汉语专业一位大二学生告诉我们。一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即使一个专业自身具有良好的就业势头,依然不能保证学习这门专业的每个学生的前途与命运:个人的努力程度不同是一方面的原因,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也占一部分因素,最主要的是,当前社会呈现出一种盲目趋势:比如对外汉语,在短短的几年间,全国各个地区的高校纷纷开设了此专业,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其在质量上打了折扣。所以说无论选择哪种专业,未来的不可预知性都是不可避免的。
当笔者采访到一位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大一女生时,她表示目前对于未来的就业尚处于迷茫状态。“不是没有计划过,而是还不能最终决定要走哪条路。汉语言文学是一个老专业了,可是就我国目前状况来看,各个地区的教师队伍都呈现出相对饱和状态,所以即使是比较看好的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笔者认为该同学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因为这不仅说明当前我国就业状况的尴尬局面,新老专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一部分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与自主意识的缺乏。
一名大三的同学告诉笔者,进入大三以后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准备考研的,一类是准备就业的,还有一类则是仍在迷茫的,而自己恰恰就属于最后一类。准备考研的同学早已报好了培训班,每天忙碌着;准备就业的同学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简历,以及相关证书、文件;而仍旧在迷茫中徘徊的同学则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郁闷和无聊上。大三的课程比较少,就更加重了这种无措与无奈。这位同学的眼神与调侃中流露出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伤感和无奈。
一名大四的同学从笔者正在采访的现场经过时,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感受。马上就要离校了,回首自己的大学生活有忧伤,有快乐,有迷茫,也有豁然,但是最多的是收获。很多人都试图明了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大学生活结束后应该何去何从,其实很简单,步入大四后,一旦进入状态,有了一分大四的心境,一切疑惑也就烟消云散了。谈起自己的打算,这位一直侃侃而言的同学声音变得很庄重,“我的研究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我想这不会影响我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就业形势是很严峻,但是只要我们有实力,有激情,大学生的未来是光明的。”
是的,无论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大学生贵在有一种敢拼敢闯的劲头。学习什么样的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一门精一门;竞争是激烈的、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却是真理。在一定意义上,这也可以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许多大学生对于就业还是考研这个难以抉择的问题提出了很多看法,在此仅以此四人的观点作为示例,管中窥豹,浅谈一下当今大学生的毕业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