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研究方向
心肺复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各种急、危重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四、学位课程安排与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28学分,第一学期在校本部集中学习期间要求完成21.5学分,包括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共9.5学分
见总则
2专业必修课(含以下两部分):
(1)专业基础理论课 10.5学分
医学科研的统计方法 72学时 3.5学分
医学科研设计 42学时 2.0学分
分子生物学 30学时 1.5学分
免疫学 30学时 1.5学分
病理生理学 38学时 2.0学分
(2)专业课 70学时 3.0学分
专业外语 70学时 3.0学分
专业讲座 三次以上 0.5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1-2门至少1.5学分
视具体情况,由导师根据选课表选定。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目的:培养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处理本学科(二级科室)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学会指导下级医师的业务工作,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二)临床能力训练:
1、在二级科室范围内轮转14个月:心内科3个月,呼吸内科2个月,消化内科2个月,ICU5个月,影像学2个月。
2、在急诊科进行专业临床能力训练16个月(与第二阶段衔接,含假期)。学习掌握各种急、危重症:如急性心梗、心衰、心律紊乱、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ARDS、急性中毒、各种休克、多发伤、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治。学习掌握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深静脉置管、动脉穿刺、心电除颤、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急救技术,和心电、血液动力学鉴定技术。认真填写轮转手册,每科结束时要作自我小结,由院、科带教老师写出评语,并由院科主任审查签字
(三)急救医学临床能力要求
1、掌握:肺炎、哮喘、呼吸衰竭、休克、心衰、急性心梗、高血压急症、常见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肾衰、糖尿病急症(酮症酸重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血糖)肝衰、急性脑血管疾病,和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血气分析。掌握上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常用血管活性药、抗生素、平喘药、止咳药、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应用。
2、熟悉:发热、腹痛、胸痛、晕厥、昏迷、休克、呼吸困难、出血(呕血、咯血等)意外伤害、多发伤的急诊症状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3、了解:心肌炎、心肌病、肺源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嗜铬细胞瘤、甲亢危象、格林把利氏综合症、ARDS、DIC、急性白血病、癫痫持续状态的一般临床表现及诊疗原则及相关知识。
基本技能:
1、掌握:CPR技术、心除颤技术、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术、深静脉置管、三腔管压迫止血、胸腹摇骨穿刺、洗胃术、吸痰术、导尿术、心电图操作技术及急诊常见病心电图诊断技术。
2、熟悉: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机械通气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心脏起搏技术在急诊中的适应证及其应用。
3、了解:介入性诊断治疗、高压氧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急诊胃镜在急救中的应用及其适应症。
(三)考核
见总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