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内地生香港院校三不足 欠缺研究生支持计划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7 13:52:00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现时在香港求学的内地生约6,000人,早前发生的尹日强失踪及今次葛炜炜自杀等不幸事件后,再唤起社会对内地生学业及生活支持问题的关注。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虽然香港各大院校都积极为内地生推出不同协助计划,但却出现了3大缺憾:支持偏重本科生而忽略了人数占半的研究生;未有重视理工科学生与香港本地社会缺乏接触的问题;学生辅导只笼统地面向全体,欠缺个案针对性。如何加强支持机制和措施的缺乏,成为未来香港扩招非本地生、建构区域教育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研究生支持计划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据各大学提供数据显示,现时确有一定的支持计划配合在港内地生需要,例如多间大学会在内地生初来港时,香港本地生为其作“1对1”配对,以友伴关系提供生活适应协助;中大增设了5名学习辅导主任专责支援内地生;浸大也安排了亲善家庭照顾基础年学生。理大及教院则指,随着内地生人数增多,正在及有意增加学生事务处人手,切合有关支持需要。

  不过,有关支持措施主是都是针对年纪较轻的本科生,像葛炜炜这样较成熟的内地研究生,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执行副主席李欢指出,内地研究生的支持现时尤其欠缺,“大课”不多,与港生接触机会很少,较难融入香港社会,但偏偏近年社会焦点都集中在本科生,新设的迎新计划未有适用在研究生身上,更令他们获得的支持出现参差,“大学研究生也是不同学系去招,较为分散,令提供支持更为困难。”

  她指综合会员意见,中大及浸大在有关方面表现较好,其余则仍有改善空间。

  在香港科大修读计算器博士课程的内地生王同学坦言,在港就学缺乏支持,“学业都是我自己一个处理。”她指在内地大学,普遍都会安排辅导员当校方与学生间的桥梁,“但香港只是独立在做研究,感觉孤独。”同校化学系博士生陈同学亦指,遇上困难都是跟宿友、同学分享,“有些老板(导师)更因很着紧研究成果,若不顺利时会发脾气,也令我们有压力。”

  吁开展跨学科交流

  葛炜炜、尹日强均是理工科学生,这类理科生的情况亦令人关注。李欢指,商科及社会科学同学因为与社会关系较密切,一般适应情况较佳,而理工科内地生由于课程内容与本地社会关系不大,更需要针对性地安排如一些跨学科交流机会助其融入,同时,大学也应多向他们介绍香港相关产业的结构及发展,“否则会像我认识的一名来自清华学生,他在计算器科学的成绩是最顶尖的,但因为香港实际环境与他期望有落差,而感到压力。”

  而各大学为内地生提供的辅导,一般都采取服务全体学生的做法。李欢认为,未有“度身订造”的辅导支持部门,影响了支持效果,“内地生群体大,他们都比较在意学业成绩,亦更需要多认识香港工作、求职文化,也有人想加强与港人沟通的人际技巧,这些都应作更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