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同途径获悉的几条有关“考研”的信息,笔者发现了某种相似点。下面随意罗列几则:
信息之一:不久前出版的某省报有一篇报道称,刚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湖北某地方高校,2004年有80%的应届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其中有200多人被录取。作为一条“先进经验”,该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召开“考研动员大会”,院长也要亲临会场发表重要讲话,给新生打气加油。
信息之二:据多家新闻网的报道,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政治学院,2004年招收了4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竟有18人是来自河南省的某所地方一般高校。无独有偶,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重点大学招收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当中,每年都有不少是来自山东的某所地方一般院校,这所学校被人戏称为“研究生生产基地”。
信息之三:据一位兄弟院校的朋友介绍,他所在的广东某高校2006年出台的一项新的奖励制度规定,对于“考研录取率”超过30%的班级,其班主任可以获得3万元的奖励,同时在各种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将获得优先资格。其奖励力度远远超过了该校的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
……
看罢这几则消息,笔者不禁有些担忧:“应试教育”之风正悄然从中小学吹进大学校园,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地方高校正在成为“考研大户”,本科教育正在被一些高校异化为“考研教育”。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考研教育”?它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利还是弊?笔者认为,地方院校的这种畸形的“考研教育”弊多利少,理由有二:
一是使国家规定的本科教育的教学计划缩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在这些高校,学生几乎是从进校开始就把自己捆绑在“考研”这辆战车上,学生为“考研”而学,教师为“考研”而教,致使与考研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必修课程成为可学可不学的“选修课”。学校往往为学生大开“绿灯”,比如降低某些课程的学习要求和考试难度,推迟甚至免除部分学生的专业实习……一切都为学生的“考研”让道。
二是使得研究生招生单位招收不到真正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应考能力强,但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残缺不全”,研究素质和发展潜力更是“马马虎虎”。这样一来,一些“没有培养潜力”的人占用了国家宝贵的研究生教育资源,致使其他真正具备研究素质和培养潜力的学生进不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名校相比,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推迟就业和增大就业资本,他们往往对现读学校的“名气”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来获得入读名校的通行证;二是地方高校的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希望通过“考研率”来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扩大生源。
要防止本科教育异化为“考研教育”,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方院校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上不能盲目地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应多考虑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二是为地方院校本科教育质量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应建立一套具有正面导向性、适合不同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人才评价机制,防止用人单位招聘职员工时缺乏理性,不顾岗位实际需要盲目抬高进人门槛;四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提高面试的规范性和面试分值的权重,一方面应能考查出考生是否具备宽厚的相关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应能甄别出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研究潜质和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