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发表论文:一个两难课题的解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31 11:31:00 文章录入:billlee322 责任编辑:billlee
自从大学要求研究生读研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政策出台以来,围绕在读研究生要不要公开发表论文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近来,教育部官员又一次重申,教育部从未硬性要求在读研究生必须公开发表论文才能毕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同样无此硬性规定。但如果据此推论,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大学的单方面行为,也显然不够公正。
 
众所周知,大学的量化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而由于量化管理的简便易行,随即成为自上而下的评价标准所倚仗的重要指标,直至今日,这一评价标准仍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成了许多大学无法真正取消此类要求的障碍之一。
 
其实,现在再来讨论在读研究生是否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研究生步本科生后尘而大量扩招以后,研究生已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是纯粹以“研究”为主的学生了,而大量的应用型专业升格并被命名为硕士,甚至博士点之后,传统意义上研究生“研究”一面的淡化就是必然的结果。这时候,再要求研究生在正规的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性的论文,肯定不合适。
 
更何况,现如今研究生发表论文的途径日渐逼仄后,也催生了许多以提供发表论文机会谋利的团体和组织。他们以各种伪劣期刊、论文集和以海外刊物的名义向研究生约稿,收取版面费,替后者发表所谓的论文。由于纯属商业行为,是典型的钱文交易,无须任何的审稿程序,论文的质量不仅无法保证,为学术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且从一开始就摧毁了在研究生心目中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学术研究的神圣性。问题是,这种只具形式意义的“论文”正在托举着研究生们顺利地拿到文凭和学位的同时,也助长了大学的形式主义。由此看来,一些著名大学宣布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也有着相当的合理性。
 
然而,研究生发表论文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始作俑者的初衷,也未必全是为了学校量化指标的提升,它最初的设想中也包括希望找到一个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和衡量研究生科研水平的客观指标。当一些大学宣布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后,是否找到更好的替代标准,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本着“让学术回归学术”的原则,这个替代标准似乎不难找到。因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都有学术研究的经验,大多是本领域或本方向的专家,他们完全有能力根据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判断其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可以采用本校导师回避制,全部由校外的同行专家来评判。但这样做无疑加大了研究生的培养成本,假使没有硬性的规定和有效的监督,在实行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走过场的局面。
 
从目前的情况看,寻找替代方案并非难事,更难的事情也许是如何对长期以来几乎固定不变的研究生的课程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笔者曾撰文,提出应尽快给硕士研究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因为如果不给硕士生明确定位,不仅培养上失去思想指导,课程的安排自然也缺乏主导的原则。现在研究生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以研究为主导的。以硕士生为例,3年的课程学习,一般都是在第一年完成的,包括外语、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多集中于一年之内,其余的两年自然是为了准备和撰写论文。这是典型的“研究为主”型的课程模式。对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来说,这样安排课程无可厚非,但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这种排课方式就明显不妥。
 
当不再硬性要求研究生读书期间发表论文之后,这两年的时间如何安排即成了新的问题。对于硕士生,增加更多的知识,覆盖面更广的课程或更多的实践机会,是基本原则;对于博士生,更专业的、专题性更强的研究型课程也许比整体性的、介绍性的前沿课程更值得提倡。所以,如何根据不同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制定出新的、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案,提供符合实际的研究生评价标准,应该是大学研究生管理改革的当务之急。
 
要知道,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标准并不意味着不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它不过是对在读研究生的最低要求,是一个基本的底线。这样做的目的是给研究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相对有利于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氛围和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合乎学术研究和实际需要。但我们不应该抹煞研究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基础上的差异。一位在读研究生如果能够在正规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且论文质量得到同行导师的认可,他就应该受到充分的鼓励,得到应得的表彰和奖励。只有坚持这种“只奖不罚”、鼓励先进的原则,才能真正促进学术的发展,也才体现出以人为本。